|
|
陳大強:參蘇飲治療咳嗽
|
 |
作者:陳大強 文章來源:本站原創 點擊數:2012 更新時間:2020-06-04 |
 |
|
患者李某,女,58歲,農民?人蕴刀1月來診。 患者因外出感受風寒后,出現惡寒發熱,咳嗽,咯吐白色泡沫痰,伴胸腹滿悶、倦怠乏力,氣短懶言,舌苔淡白脈弱,自服感冒藥(具體不詳)后無好轉前來就診。 診斷:咳嗽 證型:氣虛外感,風邪犯肺 治法:益氣解表,宣肺化痰 方劑:參蘇飲加味 藥物:人參 15g 蘇葉15g 葛根30g 半夏15g 前胡 15g 枳殼 15g 桔梗 15g 陳皮15g 木香 10g 麻黃絨10g 杏仁15g 荊芥 15g 防風 15g 黃芩15g 白芍30g 桂枝15g 大棗 15g 炙甘草10g 生姜10g 水煎取汁600ml,每服100ml,每日服3次,每劑服2天,連服2劑。 分析:患者素體虛弱,內有痰濕,復感風寒而至風痰阻肺,阻滯氣機,肺氣不降,故咳嗽痰多,風寒束表肺氣郁閉故惡寒發熱、鼻塞、咽癢。素體氣虛加之久咳耗氣故倦怠乏力、氣短懶言,脈弱。治宜益氣解表,宣肺化痰。方中蘇葉辛溫發散表邪,又能宣肺止咳,行氣寬中為君藥。葛根解肌發表為臣藥。人參益氣健脾、蘇葉、葛根得人參則無發散傷正之虞。半夏、桂枝、前胡、化痰止咳,宣肺止咳,木香、枳殼、陳皮理氣寬胸,茯苓健脾利濕以助化痰,甘草補氣安中,調和諸藥。加麻黃絨、杏仁以助宣肺平喘之力,荊芥、防風以增加發散之力。桂枝、白芍、大棗以和營衛,薄荷利咽喉,黃芩清上焦之熱,亦可防止大量溫熱藥物化火生熱。加姜棗助葛根、蘇葉解表,合人參、茯苓、甘草益氣健脾。諸藥合用益氣解表、宣肺化痰。
|
|
|
|